药物+饮食双管齐下,科学管控高甘油三脂血症
发布栏目:药师与安全合理用药发布时间:2025-11-17
一、先搞懂:什么是高甘油三脂血症?
甘油三酯是人体血液中重要的脂质之一,主要为身体提供和储存能量。正常情况下,空腹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应<1.69mmol/L;当数值在 1.69-2.25mmol/L 之间为边缘升高,≥2.26mmol/L 则可诊断为高甘油三脂血症。
作为 “三高” 之外的 “隐形健康杀手”,高甘油三脂血症不仅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脑梗死的风险,当甘油三酯水平严重升高(≥5.64mmol/L)时,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,危及生命。其发病与遗传、饮食、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,其中饮食不当(如长期高糖、高脂、高油饮食)和缺乏运动是最常见的诱因。
二、药物治疗:对症用药,这些要点要牢记
药物治疗是高甘油三脂血症管理的重要手段,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甘油三酯水平、合并疾病(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)等情况选择合适药物,不可自行购药或调整剂量。
(一)核心药物:贝特类 —— 高甘油三酯的 “首选药”
贝特类是降低甘油三酯的一线药物,降脂效果显著,能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30%-50%,甚至更高,尤其适合甘油三酯严重升高的患者。
常用药物:非诺贝特(如微粒化非诺贝特)、苯扎贝特等。
作用机制: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,促进甘油三酯分解,减少肝脏对甘油三酯的合成与分泌。
注意事项:
1.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(如恶心、腹胀)、肌肉酸痛、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,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;
2.避免与他汀类药物(尤其是辛伐他汀、阿托伐他汀)联合使用,若需联合,需在医生监控下小剂量起始,防止横纹肌溶解风险;
3.孕妇、哺乳期女性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。
(二)辅助药物:他汀类 —— 兼顾胆固醇与甘油三酯
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胆固醇为主,但也能轻度至中度降低甘油三酯(约 10%-30%),适合甘油三酯轻中度升高且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,或合并冠心病、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。
1.常用药物: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、辛伐他汀等。
作用机制: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,同时减少肝脏对甘油三酯的合成。
注意事项:
1.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、头晕、便秘,少数人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、肌肉疼痛,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;
2.避免与贝特类、烟酸类药物盲目联用,需遵医嘱调整剂量;
3.活动性肝病、孕妇、哺乳期女性禁用。
(三)其他药物:烟酸类与高纯度鱼油制剂
1.烟酸类:如阿昔莫司,能降低甘油三酯 20%-50%,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(“好胆固醇”),但可能引起皮肤潮红、瘙痒、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,糖尿病患者需慎用;
2.高纯度鱼油制剂:富含 Omega-3 脂肪酸(EPA 和 DHA),能降低甘油三酯 15%-30%,且安全性较高,适合甘油三酯轻中度升高者,或作为联合用药的辅助选择,需注意过敏风险。
三、饮食调理:管住嘴是 “控脂” 的基础,这 5 点要做到
饮食干预是高甘油三脂血症治疗的核心,无论是否用药,都需长期坚持。核心原则是 “低油、低糖、低脂、高纤维”,具体可遵循以下几点:
1. 严格控制 “添加糖” 和 “精制碳水”
甘油三酯的合成与糖分摄入密切相关,尤其是果糖(如蜂蜜、奶茶、甜点)和精制碳水(白米饭、白面条、白面包)。
避免饮用含糖饮料(奶茶、果汁、可乐等)、吃甜食(蛋糕、饼干、巧克力);
减少精制主食摄入,用全谷物(燕麦、糙米、藜麦)、杂豆(红豆、绿豆、鹰嘴豆)替代部分白米白面,每餐主食量控制在一个拳头大小左右。
2. 选择 “好脂肪”,避开 “坏脂肪”
限制坏脂肪: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,避免肥肉、动物内脏、黄油、奶油、油炸食品、加工肉类(香肠、培根)等,每日烹调用油不超过 25 克(约 2 小勺),尽量选择橄榄油、茶籽油等植物油;
增加好脂肪: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,如深海鱼(三文鱼、鳕鱼、沙丁鱼,每周吃 2-3 次)、坚果(核桃、杏仁,每天 10-15 克)、牛油果(每天半个),帮助降低甘油三酯。
3. 多吃高纤维食物,促进脂质代谢
膳食纤维能减少肠道对脂肪和糖分的吸收,帮助降低甘油三酯。
蔬菜:每天摄入 500 克以上,尤其是绿叶蔬菜(菠菜、西兰花、芹菜)、菌菇类(香菇、木耳)、十字花科蔬菜(甘蓝、菜花);
水果:选择低糖水果(苹果、柚子、草莓、蓝莓),每天 200-350 克,避免荔枝、芒果、榴莲等高糖水果;
膳食纤维:如魔芋、燕麦、芹菜等,能延缓血糖上升,减少甘油三酯合成。
4. 控制总热量,避免暴饮暴食
过量摄入任何食物,多余的热量都会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起来。需根据身高、体重、活动量计算每日总热量,每餐七八分饱即可,避免晚餐过饱、睡前加餐。
5. 戒酒或严格限酒
酒精会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,是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的重要诱因之一。
• 建议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完全戒酒;
• 若无法戒酒,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 25 克酒精(约啤酒 750 毫升或红酒 250 毫升),女性不超过 15 克酒精(约啤酒 450 毫升或红酒 150 毫升),且饮酒后需监测甘油三酯变化。
高甘油三脂血症并非 “不治之症”,而是一种可通过科学管理控制的代谢性疾病。核心逻辑是 “药物 + 饮食 + 生活方式” 三位一体:轻度升高者可先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;中重度升高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,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,同时坚持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。